林昭站在刑侦支队的落地窗前,玻璃上倒映着他泛青的眼尾。·w*o*d*e_s,h!u-c/h?e+n?g,.!n*e^t\
昨夜从实验室脱险后,他在物证室守了半宿——09号实验体的培养液样本正泡在低温箱里,淡蓝色液体中漂浮着几缕银线,像极了周小棠母亲照片里女孩发间的蓝丝带。
"林昭。"顾清欢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消毒水特有的清苦。
她捧着银色检测盒的手微微发颤,白大褂袖口沾着暗褐色的痕迹,是方才在解剖室提取遗骸组织时蹭上的。
林昭转身,看见她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:"检测结果?"
"神经抑制剂残留。"顾清欢打开检测盒,投影仪在桌面投出光谱图,"和上周失踪的三个学生体内的成分完全一致。"她指尖轻点屏幕上重叠的波峰,"更关键的是......"声音突然哽住,"我比对了二十年前旧校舍火灾案的尸检记录。"
林昭的后颈突然泛起刺痛——那是母亲临终前掐出的旧疤,每次触及关键线索时总会发烫。
他抓起桌上的档案夹,封皮上"2003·9·17第一中学火灾事故"的字样被翻得卷了边。
"清欢?"他放轻声音,看见她攥着检测报告的指节发白。
顾清欢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张泛黄照片,照片里穿格子衬衫的夫妻站在消防栓前,男人臂弯里抱着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。*看~书?君` .嶵′鑫¢璋\节_更\辛?筷?"这是我父母。"她喉咙发紧,"火灾发生那天,他们作为市消防局的技术顾问去学校做安全检查。"
林昭的呼吸顿住。
他想起顾清欢曾说幼年父母死于火灾,却从未提过具体细节。
此刻检测报告上的日期与照片背面的"2003.9.16"只隔一日——那是顾家夫妇最后一次出现在女儿的生活里。
"我重新提取了火灾案遇难者的骨组织样本。"顾清欢将一张CT扫描图推到他面前,骨缝里密密麻麻的亮点像撒了把碎钻,"当年的法医漏掉了这些纳米级残留。"她抬头时眼眶泛红,"不是意外,林昭。
是有人给他们注射了神经抑制剂,火场逃生时连门都打不开。"
办公室的电话突然炸响。
林昭接起,苏挽月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:"卷宗调出来了,但火灾案的物证箱是空的。
现场照片、验尸报告、监控录像......全被抽走了。"
"知道了。"林昭挂电话时指腹擦过桌面,触到顾清欢照片边缘翘起的纸角。
他突然想起阮星眠说过的话——暗蚀最怕见光,可他们更擅长抹除痕迹。`微?趣_小^税^旺* +哽/辛/嶵/全~
"我去图书馆查旧报纸。"他抓起外套,"或许能找到当年的目击报道。"
顾清欢拉住他袖口:"我和你一起。"她的手凉得惊人,"如果当年的火是为了销毁证据......"
"那现在有人想让证据重见天日。"林昭补充道。
他想起实验室里白大褂男人癫狂的笑,想起U盘里"暗蚀-001号计划"的模糊标注,"清欢,你信不信?
总有人藏不住良心。"
市图书馆的旧报刊区落着薄灰,木质报架在脚下发出吱呀声。
林昭翻到2003年9月的《海城晚报》时,一张便条从报纸夹层滑落——泛黄的信纸上只写着"叶怀瑾"三个字,字迹抖得厉害,像是老人握不稳笔。
"有人等我们来。"顾清欢指着便条边缘的水痕,"可能是泪水晕开的。"
叶怀瑾的住址在城郊的老巷子里。
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发亮,林昭推开虚掩的木门时,看见院角藤椅上坐着个白发老人。
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膝头摊着本《神经毒理学导论》,封皮上"叶怀瑾"的签名己经褪成淡灰色。
"你们终于来了。"老人头也不抬,声音像砂纸擦过陶片,"我等了二十年。"
林昭不动声色地启动系统。
面板上功德值骤减3000,眼前浮现出重叠的画面:年轻的叶怀瑾坐在实验室里,台灯在"暗蚀-001号计划"的文件上投下昏黄光晕,他的手攥着钢笔,笔尖在"执行"二字上戳出个洞,最终将文件锁进保险柜。
"教授。"顾清欢蹲在藤椅前,将父母的照片轻轻放在他膝头,"您认识他们吗?"
叶怀瑾的手指抚过照片里男人的脸,喉结动了动:"顾明远......林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