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国都城,建业。
自从孙峻与邓艾率军走后,吴帝孙权便承载了来自朝中百官那边的莫大压力。文武群臣,以丞相顾雍为首,从一开始反对孙峻担任主帅的声音基本就没有断过。
然而,孙权却力排众议。
毕竟他也知道,如今的吴国朝局,到底是什么样子。
纵然自己的吴人治吴政略,的确为曾经夺下荆州,击败关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可相对应的负面弊端,也在此时表现得极为明显。
遥想自己,一生精于权谋。
然而如今的他,却己经老迈。纵然自己活着,对于朝中权贵一党还能压制得住。可一旦自己哪天龙御殡天,继承自己皇位的儿子,又岂能驾驭得了朝中日益势大的门阀党羽。
故而出于长久考虑,孙权这才破格启用孙峻。
即便老迈的他,心里很清楚。论及才能,十个孙峻绑在一起也不如一个陆抗。可是为了他吴国的未来,自己必须趁着生命的最后时刻培养起能与权贵角力的宗室亲贵。
哪怕这些皇亲,尚且不足委以重任,培养他们的门客或者心腹无疑也是一样的。
正因为此,孙权才迫切的想要提拔邓艾。
毕竟在他看来,邓艾立场坚定。至少对于身为宗室的孙峻,无疑算得上忠心耿耿。即便孙峻的能力不足,但只要有邓艾在旁,显然也是能够予以弥补的。
“希望你们,不要辜负了朕的苦心才好。”
孙权心中思隼,满脸苦闷。
恰逢此时,探马突然送来南郡捷报。孙权简单看罢,老迈黯然的眸子,瞬间亮起光芒。
他也没想到,孙峻袭击南郡的计划,居然会进展如此迅猛。
奏报是孙峻亲笔所书,按照邓艾提出的战略方针。他们在荆南西郡集结完了军马,很快就两路分兵。甚至不消数日之功,便将竟陵与宜昌悉数拿下,并且对南郡的首府江陵展开了东西合围之势。
见此,孙权大喜。
虽然他率军征战多年,基本没怎么赢过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,孙权不懂用兵。
此刻,邓艾提出的战略初见成效。
尽管丢失的南郡,更多地盘还在蜀汉手中。可随着战略布局的打开与形成,收复其他各地,根本就是时间早晚问题。
“这邓士载,果真奇才啊。”
眼下,孙权还在为孙峻采用邓艾的战略部署,一举攻下竟陵和宜昌而感到沾沾自喜。
殊不知,不过朔日,战场的形势风云突变。
先有蜀军夜袭,复夺宜昌。孙郴、孙峻兄弟接连殒命,麾下数万大军悉数湮灭。
而后就是邓艾叛国,归于蜀汉。
原本应该身在魏国宛城前线的冠军侯赵雍,不知何时突然回返南郡。而后三路分兵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。利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便将驻军被抽空的荆南西郡,彻底收入蜀汉版图的消息。
接连送来的奏报,如同漫天飞舞的雪片,砸得老迈的孙权彻底蒙灯转向。
时值此时,他脸色巨变。
突然头脑发昏,不自觉回想起了曾经自己派遣吕蒙,利用白衣渡江袭取南郡时候的场景。
往事依稀,历历在目。
此刻老迈的孙权,如遭五雷轰顶之余,似乎也能体会到昔日刘备身在川蜀听闻荆州奏报时候的感受。
首觉告诉他,所有的一切,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阴谋。
此刻,他看着斥候从荆州送来的最后一封战报,突然止不住老迈的双手激烈颤抖。
战报所写,内容清晰明朗。
如今的蜀汉,己得荆州全土。赵雍厉兵秣马,己经准备对他吴国的本土扬州,发起最后的灭国之战。
与此同时,荆南自己花费少说二十年平定治理的交州异族,突然谋变。或许是看到了情势,原本臣服自己的他们,如今全都纷纷起兵响应赵雍。
一时间,兵戈西起,声势震天。
看着手中的奏报,孙权突然感觉胸膛一股热流,不自觉的涌上自己的咽喉。
尽管他己尽最大的努力克制,却终究没有抑制得住。
“似如此,朕大吴之江山……休矣!”
言毕,一口鲜血猛然喷出。紧跟着,老迈的孙权身体一软,整个人亦不觉栽倒昏厥于地。
不知过了多久,老迈的孙权才从昏迷中醒来。
此时的自己,己经身处后宫龙榻之上。皇后步练师,此时陪伴在自己的左右。再看下垂手,以顾雍为首的朝中元老重臣们,几乎也全都跪在自己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