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翼翼,如果窦天明有两个星期没有主动和她联系,她就会主动打电话过来,电话那头的她怒气冲冲,质问窦天明为什么这么久都不联系她。
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刘丽丽的胃口越来越大,她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现有的这种畸形关系。
有一天,刘丽丽给窦天明发了条短信,提出了三个要求,也算是给他下了最后通牒。第一条,让他跟妻子离婚;第二条,每个月必须找个时间去陪她;第三条,如果我不答应前两条,她就要把那些照片发到窦天明的公司。
很明显,她的这些要求已经严重触动了窦天明的底线,可他又不敢直接和刘丽丽撕破脸,只能试图用拖延战术来应对,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,走一步看一步。
然而,刘丽丽的步步紧逼犹如一把不断施压的钳子,最终将他逼到了崩溃的边缘,逼使他最终狠下心来,萌生出了杀人灭口的可怕念头。
刘丽丽毫不留情地给她下了一道最后通牒,明确要求必须在 2016 年 10 月 1 号之前,窦要和自己的妻子离婚。她言辞决绝,表示倘若不离婚,就要将此事闹到窦某的单位以及他的家里人那里,把他们之间的事情彻底曝光。
时间来到 2016 年 9 月,刘丽丽再次主动联系窦天明,提出要在国庆期间和他一同前往天津旅游,顺便商议离婚的具体细节。
面对刘丽丽的要求,窦天明表面上满口答应,可在他的内心深处,却已经悄然有了自己的算计。
窦天明暗自谋划着,打算在与刘丽丽旅游的途中将其杀害。为此,他精心准备了各种作案工具,不仅购买了绳索,还准备了水果(或许是为了制造一些看似正常的假象)、口罩、手套,甚至连司机常戴的那种眼镜也一并购置齐全。
他绞尽脑汁地规划着每一个作案步骤,从如何动手实施犯罪,到作案完成后怎样离开现场前往车站,再到搭乘何种交通工具逃离,都制定了一套详尽且周密的计划。
9 月 30 日晚,夜幕笼罩着大地,城市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。当窦天明在天津南站附近上了车后,他先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,借口要去后座拿东西。
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举动中,他悄悄地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,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那根冰冷的绳子。
那一刻,仇恨如同汹涌的潮水,彻底淹没了他的理智,他的脑海一片空白,什么都来不及细想,只是机械地将绳索套向了刘丽丽的脖颈,结束了她的生命。
然后,把他的车开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,自己逃之夭夭。
窦天明开着车一路来到景县景州镇洼村北,这里四周空旷,离村子有一段距离。他心里盘算着,不如伪造一个现场,让这一切看上去就像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。
于是,他把车推到合适的位置。就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,他发现了一个打火机。此刻的他满心懊悔,觉得自己实在对不起那些被他伤害的人。
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,他深知对方肯定不会轻易原谅自己,他也不敢奢求得到原谅。如果能够在某些方面给他们一些补偿,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,他愿意尽全力去做。
而在另一个故事里,刘丽丽和窦天明原本是朋友,却在冲动之下突破了道德的底线,发展成了情人关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刘丽丽的要求越来越过分,这让窦天明整日患得患失。可即便如此,他始终没有足够的勇气向刘丽丽提出分手。
直到刘丽丽最后摊牌,此时如果窦天明能够勇敢地直面自己的过去,坦诚地承认错误,或许还能将事情的损失和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。
然而,懦弱的他却选择了最为极端的方式。他试图用一把火将两人之间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和过去统统烧毁,可他没想到,这把火最终烧毁的却是两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。
犯罪嫌疑人窦天明因涉嫌故意杀人罪,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,后果很严重。
知道后果很严重,何必当初不理智?(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