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步。
谁若与宝玉走得近了,她都会警铃大作,立刻生出戒备之心。
按说宝玉也不是读书的料,理应找个聪明媳妇儿,像王熙凤那样,上能与丈夫琴瑟和谐,下能把家管理得井井有条才好啊?
可王夫人偏偏不这么想。她坚信宝玉是读书的料,将来必定飞黄腾达,超过他爹甚至他舅,挣下一份丰厚家产让亲娘管,让亲娘风光得压过婆婆一头。
她的这份自信从何而来呢?
来自于周边人的吹捧与夸赞。
贾政的清客夸,北静王夸,贾雨村夸,元妃娘娘也夸——这些都是有学问、有见识的人物,他们如此赏识宝玉,想必宝玉必定才华出众。
可是,她分得清诗词歌赋和八股文章的区别吗?
她知道宝玉写《芙蓉女儿诔》这样惋惜的情诗,能写得惊天地泣鬼神,但一首拍马屁的颂圣诗,却要林黛玉捉刀代笔才能蒙混过关吗?
她知道整个贾府中,唯一真正好好学了四书五经、齐家治国之道,具备考取功名潜力的人其实是林黛玉吗?
她知道林如海和贾雨村两位才子亲自教导出来的小神童林黛玉,在眼里看来,宝玉根本不开窍、不会破题、不懂论辩,不是读仕途经济这块料吗?
她完全不知道,以她的水平,就算有人讲给她听,她也未必听得懂。
但是,只要与儿子有关的事,她就是要插手;儿子喜欢的人,她就是要撵走。
她看不见贾府一年年粮食减产,她听不见夏太监一次次来打秋风背后的危机信号,那说明元妃在宫里已不再受宠。
她察觉不到老太太一年年老去,贾赦一房早已蠢蠢欲动,意图夺权。
她更没意识到王熙凤被邢夫人架空之后,荣国府内院的治安与吃喝都已经不再安全。
喜欢绛珠仙子化身黛玉,走上人生巅峰。